数字影像处理与非线性编辑
“数字影像处理与非线性编辑”课程的实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考核评价情况、实验项目设计:
教学理念:“素质为本,技能为用,学用贯通,创意实践”
“素质为本,技能为用,学用贯通,创意实践”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本课程。这一理念将素质、知识、能力三要素结合为一个整体,贯穿在影像创意实践的主轴上,以影像创意实践带动实践教学不断在内容、方法、组织、管理方面创新。“素质为本”指的是本课程以培养员工的基本审美修养和艺术素养为基础;“技能为用”指的是本课程强调应用性的影像技能的训练;“学用贯通”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知识素养的熏陶与灌输,也注重学以致用,着眼于员工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全面提升。“创意实践”是要求员工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内容生产,发挥创造力,结合当前媒体融合的业界环境,在影像内容生产与传播方面达成一定的产出目标。
教学方法: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学着做”与“做中学”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程特点,结合当下传媒业界生态的新变化,针对课程内与课程外两种时空环境进行教学设计。
1、课内实验。课堂上的实验时间相对固定,空间环境主要在校园。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以巩固员工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操作、体会基本流程为主。针对当前员工影像创作实验中的痛点,教师以专题的形式对员工进行个别化辅导,手把手地教会员工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流程,以“学着做”的教学方法为主,鼓励员工进行尝试和探索。
2、课外实验。课堂外的实验时间比较灵活,空间环境并不局限于校园,还可根据实验内容扩展到城市和乡村。为了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同时发挥每个同学的个人特长,教师针对员工的特点进行分组,进行合理的人员搭配。员工在课外需要完成的实验任务都是和课程内容具体相关的,同时又紧密结合传媒实践前沿的课题。课题内容既可以是老师布置的,也可以是小组自选的,但都必须要考虑到最终的传播效果与市场反响。教师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型实验,在“做中学”,成长为实践型传媒人才。
实验教学资源(物质、人员、平台、教材等)
校内实验教学资源:目前本课程使用交互设计与网络非编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其主要设备有52套苹果一体化工作站、14套摄像机、若干套灯光、录音设备,同时具备完善的网络非编环境,可以满足多个工作站协同编辑与实时调色的实验任务需求。
校外实验教学资源:依托学院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广州想象文化传媒等业界单位共建的省市级专业实践基地,组织员工参与到与业界紧密结合的影像内容生产与运营实践中。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先后组织运作了英国西敏斯特大学电视节目创意与制作暑期学习班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国际纪录片创作工作坊,由本校专业教师与国外大学导师联合指导员工的创作实践,为课程的校外实验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情况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考核在原有考试和考核方式、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分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两个维度。过程考核由教师评价和员工互评结合,主要考察员工在实验中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等。结果考核针对员工影像作品内容质量与传播效果进行评分,根据既定的一系列量化标准,由教师打分与展映大众评分加权平均得出,主要考察课程作品的艺术与技术水准和观众反响。
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指标:
过程考核 |
结果考核 |
出勤率 |
实验态度 |
实验报告 |
作品艺术水准 |
作品技术水准 |
观众反响 |
10% |
15% |
20% |
15% |
15% |
25% |
实验项目设计(将本门课程的所有实践环节做一个综述,而非单独举证某一个单元的实验)
本课程的实验项目遵循“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步骤清晰、操作性强、评价标准完善”的方针来设计。在每一单元的实验中,教师首先将员工进行分组,每组有3-4名同学。根据各人特长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创意策划、脚本写作、前期拍摄、后期制作、传播运营等影像内容生产与传播环节的实验流程。在每个实验中,教师均要求员工完成资料搜集、样片呈现、头脑风暴、步骤细化、任务分配等前期工作,然后才进入到写作、拍摄、制作、运营等环节的动手实操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全程指导。